黃桷樹
發(fā)表時間:2017-06-24用戶:文字君閱讀:1598
篇一:家鄉(xiāng)的黃桷樹
我回望天空,在我離開的位置,樹枝結(jié)痂的傷口,米粒細小的黃桷苞,像嬰兒的手指,勾著了天空,我的碧空。
——題記
一
家鄉(xiāng)的黃桷樹有自己的性情和志趣:你什么時候栽培它們,它們就什么時候落葉,邊落葉邊又生出新葉來,生死相連沒有距離,微妙得很:金色的落葉還未落盡、還未完全失去生命的水分,你對它們的憐惜也未生起:仰眼就發(fā)現(xiàn)了它們初心的歡愉:嫩紅、鵝黃、瑩綠在了枝條上、在了風花雪月的天空,我家鄉(xiāng)的碧空。
黃桷樹是重慶的市樹,它生長在村邊、路口、街道、山坡、崖上……碩大古樸的林蔭可罩好幾畝天地,成為過往行人、老人、兒童、村婦、耕作的農(nóng)人:歇息、納涼、游戲、吹牛的妙處。它還有本事扎根在崖壁、石縫、墻隙,把身子和臉斜斜的伸向天空,伸向風雨日月的光芒中。
它們的根很有力量,在黑暗的泥石里可以鉆竄好幾公里遠;所以它們耐寒、耐旱、耐貧,生命力非常強大,能活好幾百年。你若到了重慶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看見它們,有好多已經(jīng)像英雄一樣戴上了古樹的牌子,驕傲得很。你不要被它們蒙了,其實它們都還年青,挺多算是風華正茂的中年。
二
黃桷樹落葉和其它喬木不同。比如銀杏的落葉:總是不慌不忙、憂憂寂寂地呆在樹枝上,等到它們的顏色徹底憔悴了,秋要揮手了、冬快要轉(zhuǎn)來了,才慢吞吞的落,落得傷情、落得冷;點都不干脆。
黃桷樹落葉像重慶崽兒的性格:耿直、火爆、干脆。說落就落、說愛就愛,絕不拖泥帶水、婆婆媽媽。特別是春天,遇上夜雨更不含糊。你起得早來,睜開眼睛:房屋地上、大街小巷、院壩廣場、工廠農(nóng)村,整個天地都是它們瘋狂的金色,像大雪狂飆席卷而來,仿佛天下都是它們的了。胃口大,大得駭人;貪,貪得徹底。
環(huán)衛(wèi)工人不喜歡它們,它們的囂張和撒野要害得工人們累彎幾天的汗水。但是,我喜歡它們。喜歡它們對根的情意、對土地的情意、對兒女的情意:回到根,成為根的養(yǎng)份;回到土地,成為土地塵泥;回到死亡和腐爛里,成為永生——為它們的兒女騰出生命的天地、騰出生命生長的風雨和日月。
只要你仰望一眼天空,仰望它們曾經(jīng)舒展過的樹枝,你就明白理解它們了,你就會由衷地贊美它們,它們像母親一樣偉大,它們的飄落是一部詮釋母愛胸懷的宏偉詩篇。
春天雨后的清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光芒萬丈,嬰兒般小指尖嫩紅的黃桷苞在天空上睜眼了……
三
目睹黃桷樹的落葉,你以為是秋天?是孤葉悲哀而凄婉的飄零?不是的,這僅僅是它們用秋天的幻境,用死亡和離別來演繹現(xiàn)實的春天,演繹生命的新生。生與死是如此的緊靠在一起,輪回何須等待,死的時刻即時獲取新生。生命的接力變得不可思義的簡單和容易了,那些研究和討論生死觀的哲人和思想家們這回是真的可以閑適無事了。這的確令人坦蕩和安寧。人生若有與此相似的地方,死亡的時候真是可以舉辦盛大的歡舞和壯觀的鼓樂了。
林語堂先生說:“我們也許應(yīng)該有一些以恒河般偉大的音律和雄壯的音波,慢慢地永遠地向著大海流去?!备袅藥仔邢壬终f:“莎士比亞和大自然本身相似,這是我們對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贊頌。他只是活在世界上,觀察人生而終于離開了”。與自然相似的人生值得我們贊頌,那么作為自然本身的黃桷樹呢?我想我沒有違背先生的意圖,他會說當然,我們一起贊頌吧:贊頌自然,贊頌自然生存的黃桷樹,讓我們的人生與它們相似,與大自然相似。
人生有許多種選擇,但是你永遠不要選擇丟掉家;人生會遇上很多次失敗,但是只要家在,你就不會到達絕境。這些年我一直在外漂泊,為生存為工作;但是我心里裝著家,裝著家鄉(xiāng)的黃桷樹。因此我能夠?qū)⑵串敵墒侨松囊淮斡螝v,一次生命最完美的收獲。在異鄉(xiāng)我看見其它樹木,特別是目睹它們落葉的時候,我就會贊美家鄉(xiāng)的黃桷樹,贊美它不會像它們一樣剩下光禿禿的樹枝等待春風,等待鳥的棲息、等待游子的夢。它們永遠蔥籠,即使落葉也不會惹你淚落,讓你的夢永遠甜蜜幸福。
黃桷樹是一種很好攀爬的樹木,它們的樹干粗壯、古樸、彎曲,總是給你的手提供攀附的伸援、給你的腳提供蹬踏的凹凸。小時候我喜歡爬到它的臂彎里用一個響午來夢春夏,甚至秋冬也不放過。像風兒、鳥兒在它的枝條上享受葉的撫摸、蔭的避護、愛的哺育。嘴饞了尋一朵黃桷苞,要那種嫩紅色的葉眼兒還未睜的,一葉葉撕開,撕一葉放一葉在口中咀嚼:酸溜溜、清爽爽,透入心窩;是家鄉(xiāng)的味道,家的味道。要是葉眼兒已經(jīng)睜開了就不好吃了,會吃一嘴白色的膠汁苦澀極了,把你的胃都要吐出來。你會說這人一定不是家鄉(xiāng)的人,或者他沒有在我的家鄉(xiāng)做過小孩。
唉,不說了,我也長大了,好久都沒有嘗黃桷苞的味道了。不過黃桷樹永遠生長在家鄉(xiāng)的土地和天空上,我心中也生長著它。
四
看見黃桷樹掉葉,重慶人會說一句輕松愉快的話:“黃桷樹換葉了!”仿佛是人們的衣服穿臟了、不好看了,換一件清潔漂亮的新衣服。說倒換衣服,重慶的女孩最能換,換得快換得勤,還換得妖艷:惹得男士們心里慌慌的眼睛直直往她們身上看。我有時頑皮起來老是喜歡微笑著追逐她們的眼兒臉兒看:有的眼兒閃開往天上移、有的臉兒勾下往地上躲、也有的膽大笑盈盈的望你;她們愿意讓你來欣賞她們的青春、美麗、妖嬈;我回頭目送著她們婷婷、自信、驕傲、靚麗的倩影,給她們評分時,心里會對她們描繪、裝扮、修飾自己美麗的那份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產(chǎn)生由衷的敬意。
黃桷樹換葉不勤,通常就是春秋兩次,是因為春秋是植樹的季節(jié);栽植它們也有講究:要選兩年或三年生發(fā)的健康的枝條,在底部破一道口子塞進一塊石頭,填一些土又布一些石塊,然后才填滿土,狠狠的壓實它們,澆上滿水,它們就能成活了。黃桷樹的根喜歡石頭,抱緊石頭才能抱緊大地,所以夏天猛烈的暴風雨只能傷了它們的枝丫,你從未看見它們被掀翻或者被連根拔起,既使是懸掛在崖壁、巖縫、墻隙上的,你也從未看見過和聽說過它們被掀翻。這都緣于它們對土地、對故土濃烈的眷戀和深沉的摯愛,它們抓得緊大地故土;代表了這片土地上質(zhì)樸而勤勞的人民的精神和靈魂——巴人的精神、巴人的靈魂。讓我們回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吧,說說巴國的英雄:巴蔓子將軍。
《華陽志·巴志》記載:巴蔓子時期巴國內(nèi)亂,國君遭受脅迫。蔓子將軍曾向楚國國君求援,并許巴國三座城池為酬。內(nèi)亂平息,楚國使臣來求踐約。蔓子委婉慷慨以答:“許諾,為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寧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言畢,刎頸自盡……
使臣無奈,捧蔓子將軍頭顱歸,楚王唏噓:“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幾座城池?!彼煲陨锨渲Y葬其頭顱!巴國舉國悲痛,于國都厚葬巴蔓子將軍無頭之遺體。
巴蔓子以頭留城,忠信兩全的故事,成為巴渝大地傳頌千古的英雄贊歌。是巴民族之魂。
八萬平方公里的巴渝山水大地,3200萬巴渝兒女,同這片土地上生長扎根的黃桷樹一道傳承和發(fā)揚著巴國的精神和靈魂,他們一定能夠?qū)⑦@片山水大地建設(shè)美麗富饒,也一定能夠在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征程上做出自己的成績和貢獻。
想起在民間文學收集工作中采集到的一條家鄉(xiāng)的歇后語:“黃桷樹下跳舞,陰倒跩。”好一個陰倒跩:陰倒得意、陰倒出力、陰倒使勁、陰倒做出成績,這就叫埋頭苦干、腳踏實地、勤勤肯肯、兢兢業(yè)業(yè)……
呵呵!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黃桷樹!
呵呵!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人民!
篇二:黃桷樹情思
“黃桷樹,黃桷丫,黃桷樹上就是我的家?!?br /> 芬芳的童謠,搖晃在嘉陵江的波濤里,沉浸在我的心海里,泛著久久的漣漪。
我的家就住在嘉陵江邊的王爺廟里,當時屬南充市航運公司,兼做車間、辦公區(qū)域和宿舍。
我的家門前就長著兩顆千年黃桷桷樹。遮天的華蓋,夏日里伸展一片濃蔭,秋日里月華照葉,在風中翩翩飛舞,飄墜出一地金黃,把冬天的凜冽隔絕在地陰深處。最妙的是春天,讓童年騎在樹枝上,柔嫩的新芽兒泛著清馨,入口回甜。母親經(jīng)常會跑到樹下焦急地叮囑我:“慢慢地爬下來,不要閃了腰!”
我常常坐在黃桷樹抖落的陽光里看書,一邊聽大人們拉開喉嚨大聲地打電話,或是交談或是吵架。此外,這個寬大的院壩,貧寒中總是透出幾分落寞,有媳婦娶進來了,有閨女外嫁了,熱鬧一陣之后又會歸于沉寂。把守大門的鄺平國叔叔,會定時把月光中的歡笑關(guān)在門外,還大院以清幽,第二天又早早地讓太陽擠進朱漆大門,給大院以冬日的溫潤、夏日的熱烈。
最美妙的少年時光,就是和弟弟國成、成剛、春蘭、劉瑩、劉芳幾個童年的玩伴兒一起吹牛聊天,唱歌游戲,捉迷藏。劉瑩小我兩三歲,她的男孩脾氣、她的溫柔體貼、她的志趣和我最投緣。我倆最喜歡唱歌,常常把學校最先學到的歌教給大家?!案枞绯?、花如海,萬紫千紅迎客來,銀球萬里傳友誼,友誼花朵遍地開……”“我們班出墻報,出墻報,來稿如同雪花飄、雪花飄……”始終藏在心靈深處的歌,就是她教會我的。她的妹妹劉芳則叼鉆古怪,老是和我們扭著干。春蘭常在農(nóng)村,只是星期天來到家里,一來便有做不完的家務(wù),很少和我們游戲。她的弟弟成剛則納口少言,只是玩,是個“行動派”。我弟弟國成,總有出不完的事兒,五歲的成武醉在床上達一天之久,就是他干的。
晚飯后是我們快樂時光的開始。練習倒立、下腰、迷藏。偌大一個院子,到處是我們的腳印。捉迷藏時,劉瑩我倆隨便找一處,就可以與世隔絕,任小朋友怎樣挑逗耍賴,就是找不到。狹小的空間,身子緊靠在一起,她的頭發(fā)騷擾著我,迷人的芬芳讓人沉醉。我不知道少年的夢是怎樣長大的,但“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詩意就在無月的夜影中渲染開來。即便是毛澤東去世,大人們憂心忡忡,為祖國未來化解不開時,我們的少年時光,正與游戲相伴;即便是松潘大地震,王爺廟斑駁的墻的夾壁、粗大廊柱支托的正殿,深淺不過十米的防空洞,都成了我們的樂園!我們的少年時光在芬芳的色彩中蔓延。
當春天的陽光打印在柔嫩的枝頭,開出初夏的黃桷蘭,又讓秋風把靜美的葉飄落在我的書上,黃桷樹走在季節(jié)的變換中。黃桷樹開始明顯衰老了,我也長大了。大人們時常在院子里說,該砍掉黃桷樹了。我沒有爭辯,卻獨自落淚。其實我也看見大院里遭過火燒的破損的樓房,正斑駁在夕陽的光里,嘉陵江漫過江堤,浸濕屋中墻壁的刻痕仍清晰可見,王爺廟真的老了!有時,無家可歸的職工也暫住在正殿里,工傷而死的人就??吭谡畹奈蓍芟拢蚴菐谋亟?jīng)之地,微弱的青燈在風中搖晃,死亡的影子離生活太近了,老是讓人揮之不去。王爺廟真的應(yīng)該改天換地了。
七八年我考入西南師范學院,一去四年。其間,春蘭給我寄了二十元錢,表達出她對我深切的關(guān)愛,讓我感受到黃桷樹上跳蕩的少年時光。十五歲的肩膀,就停靠著全家的重活,她是我們中最先工作的人,她能多讀一些書,該多好!我弟弟在絲二廠工作、下崗,到秦皇島打拼幾年又回到家鄉(xiāng),開車行。成剛小學畢業(yè)后當車工,當老板,離婚又結(jié)婚,沒有發(fā)達也算小康。只有劉瑩,南充師院畢業(yè)后就在南充工作,但我們從沒有再見面。劉芳則走到江南去了,更無從見面。
我畢業(yè)后便遠在異地,但王爺廟,我走得越遠,你就離得越近!但我始終從心底在揚棄你的陰暗潮濕,你的斑駁外形。
后來,老父親來信說:規(guī)劃,下來了;王爺廟,拆了;黃桷樹,砍掉了……我的心中,真不知是什么滋味,失落?心疼?懷念?我少年的時光??!它就絢麗在黃桷樹繁茂的枝枝葉葉上,絢麗在我陰暗潮濕的屋宇內(nèi)。但我又欣慰起來,我的父母兄弟可以在明亮的新房里大開窗戶,讓陽光把他們普照!
黃桷樹走了好多年!王爺廟也走了好多年。
我們的新房就矗立在原址上,但我更多的是在懷念黃果樹四季變換的生命色彩,懷念我依依難舍的少年時光、少年伙伴。我少年的伙伴,分散在南充四處,分散在神州四處。偶然的相逢,便是濃稠得化解不開的黃桷樹下的少年時代!
篇三:黃桷樹下
嘉陵江畔,最愛在梯坎下抬頭,看那攀爬在巖石上裸露的黃桷樹根,鐵筆勾畫,盤根錯節(jié),緊貼著崖壁,堅韌地,一點一點的慢慢生長。
漫步行走在吊腳樓旁的坎下,涼爽在濃郁的樹蔭里,周圍隨處可見這些倚著危巖,努力著站到巖頂?shù)臉?。一絲厚重,一絲清涼,不經(jīng)意的順著脊椎蔓延全身,疲憊的軀,似體會到一份淺淺的親切,在身心里輕輕彌漫,一絲眷戀無由而來。
這個城市一年四季都帶有綠意!
只為黃桷樹和北方的喬木比,格外與眾不同,在金秋十月很少掉落葉子,其他樹葉紛紛揚揚的時候,黃桷樹葉卻抱緊枝椏端坐在云端,繼續(xù)以濃綠的色彩把這山城來裝扮,好似一場溫暖的守護,秋如此,冬亦如此!
在來年的四月,其他的樹開始長新葉的時候,黃桷樹才完成了使命般,葉子才開始飄逸灑落,一場春風或者一場春雨過后,一路變黃,一路飄零;一邊掉落葉子,一邊卻又綻放新綠!
四月天的早上起來,推開窗,下面人行道上滿滿的鋪上一層昨晚落下的樹葉,金黃金黃的間雜著墨綠色,色彩斑斕,似春風精細編織的地毯!
金黃的或者半黃的老葉和碧綠剔透的翠葉雜在一起,樹葉生命的初始和終點銜接在一起,翠綠和斑斕不分彼此,掛在枝端,在春風里搖弋,這是黃桷樹最常見的景致!偶爾,會有一棵樹半邊金黃,半邊碧綠,色彩分明,似仙界里的瓊枝,似月里的丹桂,春陽照耀下,在古老的渡口,波光粼粼里,美到極致!
一樹流年似水,新老葉片從容更替,生死相間,平穩(wěn)過度,波瀾全無!
黃桷樹張揚著枝干,舒展著嫩葉,在每一個繁忙的清晨,聽著來去的車聲,看著來回移動的人流早出晚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輕輕繁華在風里,微微清揚在山城!作為這個城市的市樹,總是帶有一些自信,一些穩(wěn)重,用一場幾百年生命,來對這個美麗的城市一生守護!
它不似北方白楊樹那么筆直,相反,在這一個城里,你很難找到一顆從始至終都長得筆直的黃桷樹,在粗壯的主干上,是眾多的分枝,像展開一具博大的傘,在山城炎炎夏天里,以一種巴山渝水風情的溫婉,造就一大片的陰涼。在這里,獨木成林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它沒有江上飛跨南北的大橋那么雄偉壯麗,沒有山城夜景萬家燈火耀眼輝煌,和這些迷人的景致相比,它默默的站在人行道旁,站在小區(qū)園林里,站在校園的操場旁邊,站在所有貼近煙火氣息的地方,為多增一片綠意,為多吸附一些灰塵,為減少公路兩旁的噪音而默默的盡一份力?;蛟S,在一個個平凡的日子,你在每天的來去匆匆里,淺淺的把它忽略。
作為最常見的樹,身邊最普通的樹,秋季不落的枝葉遮住綿綿細雨,夏日的樹蔭伴我在黃昏漫步,冬日那茂密的樹冠為我屏蔽凜冽寒風。我在高大的樹下,永遠就是一個孩子。一生都泡在樹的光影里,幼時在樹下做游戲,現(xiàn)時在樹下歇涼,對著插入云霄的枝干,在生命的每一階段,都只能仰望,這許是一座山,不可翻,不可攀。
生命的堅韌,從黃桷樹的最初,就濃濃的開始展示。
這樹,不管生長在那里,都能將原本羸弱的生命演繹得茁壯遒勁!黃桷樹種子被自然界安排在哪里,就從哪里開始,裸崖上,河岸邊,荒草叢里,到處都可生根,不擇土地,不挑季節(jié),只要一絲風,一毫陽光,就能努力發(fā)芽!即使置身于無土的古城墻縫隙里,也能迎風昂首,茁壯成長。我曾在通遠門城樓旁的石縫里,見過一顆生長的特別茂盛的黃桷樹,它緊守著縫隙,向四面八方伸展的根牢牢的抓緊周圍的古老的墻石,這城墻千年不倒,應(yīng)有黃桷樹一份不小的功勞吧!
為了那一縷陽光,為了那一絲水源,一些落在半壁上的樹種,在很久前以一種超乎想象的能耐,一邊順著石頭上的苔蘚向下延伸著根須,一邊攀著巖石淺淺的凹凸向上努力的伸展著枝葉。多年后,那直立危巖的枝干,下半截是根,上半截是樹,完全融合在一起,如果不是深深的了解這種頑強的生命,已然不易分清根和干。
這一種樹,頂天立地,似傳說里的不周山,在重慶的山壁梯坎、巷里墻根,早已活成傾城的經(jīng)典!
鵝嶺上,黃桷樹抱石而生,獨立山巔,見證著這個城市的變遷;行道上,黃桷樹整齊排列,茂密新葉,維護著行人來去東西;大江邊,黃桷樹傲立危巖,筋骨堤岸,堅強著山城的基石————
黃桷古渡的木船早已停開,黃桷埡的樹木各自成林,黃桷坪的藝術(shù)風靡各地,黃桷園的書香早已朗朗,我在這滿山盡是黃桷樹的城里住,靈魂里早已沾染了黃桷樹對于生命的執(zhí)著﹑不懈﹑頑強!心間,不經(jīng)意的染上一絲這個城市堅韌的傳承!
偶然在書里看到,黃桷樹在佛教里就是神圣的菩提樹,不禁淡淡訝異,原來在禪語里需要勤勤拂拭,莫使染塵埃的菩提樹就是此樹!
從此后對這種生長自如,儀態(tài)從容的高大植物更帶有一種淺淺的膜拜,每次和它擦肩而過的時候,在靈魂深深處,都安瀾心情,佑平安,佑幸運,佑快樂!
黃桷樹擁有長長的壽命,幾個朝代,幾番春秋,幾多經(jīng)卷熏陶,燃香旁邊,古態(tài)依舊,氣息盎然!在城市中心的山嶺上,伸展的枝干,宛如看透塵世的智者,在晨鐘暮鼓里,在此起彼伏的煙火里,展露出最陽光的姿態(tài),餐風飲露,漫步云端,此菩提,彼菩提,誰去在意?
在忙碌的時間外,總是在空閑的日子,找個黃桷樹掩映下的角落,有不被時間注視的吊腳樓,有老舊的青石板街道,有破落的石拱橋,甚至有一個老酒館,或者一個老茶館的地方,在樹的庇護下悠閑的看書,寫字,閑暇自在!
城市間行走,即使做不到四大皆空,在此樹下,能簡單的靜靜心也好!
暮靄里,輕風中,道路縱橫交錯,時光飄枝飛葉,歲月的渲染讓黃桷樹根桿帶著疤痕,光陰的流逝在樹身上刻滿滄桑,惹得路人感受到那一股子從樹心里散發(fā)出的淡淡禪意,靠在依然屹立不動的斑駁樹干旁,一身素衣帶露,任燈火放逐,任落霞飛紅,淺淺淡定,淺淺淡泊!
濱江步道旁,吊腳樓外,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覆著金黃的落葉,踩在其上,柔柔的觸感,沙沙的微響,似街頭小巷和我在細細喃語,述說著這個城市的心事,細談著來去遷客如梭的變故。
去往九渡口的路上,上百棵至少兩三個人才能圍抱的黃桷樹,在建于上個世紀抗戰(zhàn)時期的軍工廠的旁邊,守候了幾十年!不管樹兩邊的場景如何變幻,樹依然屹立,不驚不擾,風雨不動。這條路,我從小到大,從蹣跚學步走到輕快穩(wěn)重,緊走慢走,走了幾萬遍,每一次,都覺得平靜安然!
抗戰(zhàn)時期東方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纖繩已經(jīng)風干,當年繁忙的川江號子漸漸消散,魯迅和梁實秋論戰(zhàn)的喧囂早已平淡,當年,那些璀璨似群星的國學大師們在這些黃桷樹下石板路上,留下多少風流,在爬坡上坎的步履里,一座座紀念的雕塑靠著崖上的斑駁樹根,巴金、曹禺、老舍……,儒雅依然!
樹下大師們用過的棋盤還固化在青石上,黑和白的棋子錯落其間,是不是有那么一段時間,國學大師們不想落子,不想輸贏,把一盞茶,卷一支煙,思考著文字的繁華和國運變遷?是不是也似我這般,幾棵樹間,一座城里,靜靜的聽江風吹拂枝葉,聽波濤輕輕吟唱,然后平靜的閱讀書卷?
民國的風已吹遠,走在當年那些穿長袍文人曾經(jīng)走過的石板路上,江岸邊懸崖上的黃桷樹早已茁壯成林,遮天蔽日,在這些樸實的路上漫步,一絲絲或濃或淡的思緒無由而生,彌漫在樹下……
城市晚間,華燈初上,月光漫過枝葉,灑落一地的斑駁。碎碎的風吹過,光影在黃桷樹的枝干間移動,透過高低不平的梯坎,透過微波凌凌的江面,周圍似隱隱有著絲絲生命的律動,悠突間,似感覺到城市的心跳,觸摸到一點城市的魂魄,有那么片刻,己身不見,仿似化為一縷風,婉轉(zhuǎn)在樹顛;仿似化為一滴水,流動在兩江里!
那片刻在樹下煢然,聽雀鳥鳴叫,感清風徐徐,任虬髯蒼勁的枝干環(huán)在周圍,任巴山的煙雨,在淡淡艾香里,冉冉清風帶霧。
靜夜,一輪月,一江水,一個人,對著深夜這逐漸闌珊的滿城煙火,充滿深深的眷戀!
于是,總是不忍睡去,總想生生的延長每一天每一刻時光!
燈下,筆影搖紅,光陰的故事隨樹葉的脈絡(luò)慢慢變動,引我跟著黃桷樹枝干伸展的方向,一路向上,穩(wěn)穩(wěn)的,不帶一絲彷徨!盞茶間,待來年,隨風的方向,再撒落一地的金黃!
篇四:黃桷樹
一
離開家鄉(xiāng)已五年有余,然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卻沒有隨時間的推移而淡漠,反倒是家鄉(xiāng)的一花一草卻在我的記憶瘋長起來,于是乎今年元旦便回了家鄉(xiāng)了一次。
像我這樣為讀書而離開家鄉(xiāng)的人,對于家鄉(xiāng)的畫面總是定格在最后一眼。兩年前我要離開家鄉(xiāng)到父母那里去讀書,這個新聞足以在我居住的小山村轟動的,一時間關(guān)于我家的傳聞不亞于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tǒng),記得在我走的前幾天我們村的老支書親自到我家來把他那支略顯肥胖的鋼筆遞到我手里,說是送給我的出門禮物搞得我莫名其妙,然后又開始一篇感人肺腑的演講,內(nèi)容我倒是記不清了,但我看著老支書那一本正經(jīng)的臉我卻感覺我就是馬上就要上戰(zhàn)場的勇士了,至今想來也覺得好笑,要是老支書知道我當時的感覺也怕要收回鋼筆了吧。反正那支鋼筆已被我用得發(fā)黃了,并且有熠熠生輝之意。
而說到走那一天,卻是前所未有的冷清,我奶奶一大早就不見了,只有桌上的雞蛋依舊帶著淡淡的溫度,那時我是體會不到奶奶的感覺,甚至心里還有一點不高興,現(xiàn)在想來大慨是奶奶不愿意看著相處13年的孫子一步一步離自己越來越遠吧!我不知道當我離開時奶奶是如何在在屋中來回的跺著步走了多久,或者是靜靜的發(fā)了多久的呆,我想我離開的那一天,奶奶應(yīng)該是度日如年吧!當然送我的責任自然落到爺爺?shù)纳砩?,一路上爺爺一言不發(fā),緊緊跟在我后面,我甚至聽得到爺爺腳踩在雪上“吱吱”聲和他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如果用一句詩來說那就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但路上留下的卻是爺爺?shù)臓繏臁6覅s始終沒回頭看爺爺。只是我卻想起了在那個夏天有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的倒影在夕陽下的河流中搖搖晃晃,兩人,兩魚竿,兩影,水中搖。`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當爺爺送我到了車站。爺爺終于說話了“李娃子,到了外面多學點,別丟了李家的臉?!蔽尹c了點頭卻發(fā)現(xiàn)爺爺一支青布棉襖的衣袖不知何時候已經(jīng)濕了一片,那時我想問為什么,但喉嚨卻像有一塊冰卡住了?,F(xiàn)在想來即便是那時候問了,爺爺多半也會用霧大之類的托辭來支吾我,最后爺爺借買水走開了,就在那時我站在車站遠眺看到我家鄉(xiāng)的全貌,薄薄的積雪仿佛給家鄉(xiāng)披了一件神秘的外套,若隱若現(xiàn)在我的視線里淡入淡出。然而令我詫異的是家鄉(xiāng)的那棵黃桷樹,它刺破了家鄉(xiāng)的上空,露出那翠綠的頭,仿佛翡翠珠在玉盤之中,而且有包圍全村之勢,我似乎還聞到了黃桷樹特有的清香。所以在我離開家鄉(xiāng)后的日子里,每當我回憶最后一眼的家鄉(xiāng),總會有黃桷樹的清香縈繞在心里彌久不散,至今也覺奇怪。
二
當我再次出現(xiàn)在車站時,奶奶爺爺早已守侯在車站。一見我便從我手中搶過行李,我是不愿意讓他們受累的,但沒想到他們卻執(zhí)意要幫我提,我看著爺爺提著我的行李快樂得像個孩子,我卻不愿意多想了,也許我到了他們的那個年齡自然會體會到那種快樂,是蒼老后的年輕,是孤獨后的幸福,是苦澀后的甜蜜,一點一滴,零零碎碎,需要時間來堆積。
回到家的第一天晚上,奶奶張羅了一桌好菜,不知道為什么我卻看著桌上的菜卻一直發(fā)神,爺爺便不停用他自己的筷子敲自己的碗,還不時的向我碗里夾菜直到我碗里再也裝不下了,我則是用微笑回應(yīng)著爺爺,直到我把碗里的飯菜都吃得一干二凈,爺爺才笑呵呵拿著筷子夾了一點菜自己吃了起來。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別鄉(xiāng),我做了許多關(guān)于兒時的夢,但夢里面卻有夾雜著黃桷書的清香。
第二天一早,我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那棵黃桷樹下,黃桷樹還是和我記憶中一樣翠綠,但比我走之前更加粗壯了,從它那黝黑的樹皮就可以看出這五年的風雨足以讓它粗壯。只不過我卻想起兒時在黃桷樹下的游戲
“1、2、3……你們躲好了,數(shù)到50我就來找你們?!蹦峭低档挠喙庠邳S桷樹下得到了滋潤,發(fā)芽了!一次次的聲音回蕩在這個小山村,而快樂的身影也躲在草堆中,樹上,那土墻的夾縫之中。等待不知何時才會發(fā)現(xiàn)的快樂。
我蹲在地上看著清風吹拂著黃桷樹的葉子,爺爺說:“你那些伙伴啊都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回來了。”葉子抖動的瞬間,斑駁的陽光散入我眼里,我卻不想睜開我的眼睛了。
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流水已逝,青山常在。我想如果我和我的伙伴是流水,那這棵黃桷樹便是青山了。
一月三號我終究又離開了家鄉(xiāng),但黃桷樹的清香卻更加真實起來……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閱讀更多散文/隨筆/詩詞/佳句、發(fā)表文章作品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