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
發(fā)表時間:2017-06-20用戶:文字君閱讀:1766
篇一:說蛐蛐
前些年,我曾經(jīng)屏息靜氣,努力地在喧囂的塵世之中尋覓一種純凈、和諧之音,幾經(jīng)翻騰,終于讓我又給尋覓到了,這就是蛐蛐的鳴叫。
小時候,一到了秋天,我就喜歡斗蛐蛐玩,陶醉于蛐蛐的鳴叫聲中。有的蛐蛐能鳴叫,有的蛐蛐不能鳴叫。能鳴叫的是雄蛐蛐,不能鳴叫的是雌蛐蛐。好玩的是,雄蛐蛐的鳴叫聲不是從它的嘴里發(fā)出來的,而是利用它的翅膀張、開、閉、合,摩擦振動時所發(fā)出來的。
蛐蛐的鳴叫聲盡管多種多樣,但都統(tǒng)統(tǒng)的融進了各種昆蟲隊伍的大合唱當中,這無疑地又給神圣的自然界增添了的一些美妙的天籟之音。
我捉蛐蛐的經(jīng)驗挺豐富,在野外,能從眾多蛐蛐一起鳴叫的合唱當中分辯出來哪個蛐蛐的個頭大,哪個蛐蛐的個頭小,哪個蛐蛐厲害,哪個蛐蛐不厲害,我常常憑著自己的直覺決定首先去抓哪個蛐蛐。
我捕捉過不少蛐蛐,什么全須全尾的飛虎、紫夾子的黑頭、神氣的白眉。從顏色上看,大多都是黑褐色的,也有青灰色的、灰黃色的、桔黃色的。因為抓蛐蛐、斗蛐蛐,我都記不清楚自己和小朋友們鬧過多少回亂子,打過多少次架了。
這幾年,每年秋季,尤其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喜歡獨自一個人到自然界里去傾聽蛐蛐的鳴叫。
蛐蛐的鳴叫,就好像仙女彈奏的古箏曲,那種美妙,悅耳的音律,令人陶醉,動人心扉。有時候,蛐蛐的鳴叫,又好像俞伯牙在撫琴彈奏“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br /> 有件事情,我至今還是不太理解。小時候,我喜歡一對一對地養(yǎng)蛐蛐玩。一般情況下,我抓的蛐蛐都是原窩的,公的個頭大,母的個頭小。到了入冬的時候,母蛐蛐總是先將公蛐蛐給吃掉,過一段時間,自己才慢慢死去。不管公蛐蛐的個頭有多大,有多么厲害,就是我養(yǎng)的那一些最勇猛的大王,最后也得讓個頭小,性情懦弱的母蛐蛐給吃的一干二凈。
再就是,我養(yǎng)的那些蛐蛐,不管是公的,還是母的,沒有一只蛐蛐能活過冬天,我曾經(jīng)為此事遺憾了好多年。
捉蛐蛐,養(yǎng)蛐蛐,斗蛐蛐,聽蛐蛐鳴叫,給我的童年帶來許多歡樂。同時,也給了我一個很深刻的啟迪:那就是,昆蟲也好,動物也罷,公的凡事都得讓著母的,母的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精靈。
2009年12月30日,我從工作崗位上內(nèi)退下來,剛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沒感覺到什么叫寂寞,一些同事、同學、朋友和親戚,也許是念著我過去的好,也許是礙著人情面子,輪流坐莊給我送行,三天兩頭車接車送的進出酒樓,顯得挺忙活的,斷斷續(xù)續(xù)的幾個月的時間就像風一樣吹過去了。
我的日常生活安靜了之后,孤獨寂寞的情緒和內(nèi)心的失落感也就像海潮似的劈頭蓋臉地朝我涌來,弄得我一天到晚都挺焦躁的。
這個時候,杜寧不做承包工程生意了,在家里閑得閑出了(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高,于是就喊著我這個整天在家里閑得渾身癢癢的無聊之人去爬山。
那段時間,濟寧地區(qū)以及山東省境內(nèi)的一些有點名氣的山和一些旅游景點,幾乎都讓我們幾個人給游覽了一個遍。
在游山玩水的那段時間里,無形之中又提高了我編撰花卉、盆景和奇石那三本書的興趣。在自然界的熏陶當中又讓我得到了一些侍養(yǎng)花卉、侍弄盆景和欣賞奇石的實踐經(jīng)驗。
去年秋天,杜寧、冀泓、張娥和我一起到濟南去玩。小車剛到寧陽縣邊界,我就看見馬路兩邊集聚了不少買賣蛐蛐的人,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童心。
寧陽縣泗店鎮(zhèn)的蛐蛐貿(mào)易市場中心一定會更加熱鬧。我這么尋思著的時候,便開口讓杜寧等一會兒停下車去逛逛蛐蛐市場。
誰知道,杜寧、冀泓和張娥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早點趕到濟南玩去。我一聽他們對蛐蛐都不感冒,就笑嘻嘻的和他們侃起了蛐蛐。
“你們對蛐蛐不了解,如果知道了蛐蛐的歷史文化,就會感興趣了。你們知道嗎?蛐蛐文化在我國已經(jīng)流傳了幾千年,《詩經(jīng)》中就有關于蛐蛐的記載。蛐蛐在唐朝天寶年間就進入了皇室,成為王孫貴族的把玩之樂,他們常用金絲籠子養(yǎng)蛐蛐。南宋一代權相賈似道酷愛養(yǎng)蛐蛐,斗蛐蛐,還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蛐蛐專著《促織經(jīng)》。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現(xiàn)在全國蛐蛐愛好者已經(jīng)達到5000多萬人了。其中不乏像李金斗、王鐵成、趙忠祥等社會各界文化名流。捉蛐蛐是一個樂趣,養(yǎng)蛐蛐是一個樂趣,斗蛐蛐又是一個樂趣,玩蛐蛐那真是其樂無窮??!”
杜寧、冀泓和張娥不愿掃我的興致,小車到了寧陽泗店鎮(zhèn)的時候,杜寧停下車來,他們?nèi)齻€人硬著頭皮陪著我去市場觀看蛐蛐,看了一會兒,杜寧、冀泓回到車里喝水去了,張娥無精打采地陪著我買了幾個蛐蛐后,我們這才直奔濟南而去。
杜寧修養(yǎng)了一段時間之后開了一家裝飾公司,沒有時間喊我到處玩去了,我自己也沒有雄厚的經(jīng)濟條件到處去玩。不過,我不寂寞了,在家里頭有事做了。侍養(yǎng)花卉、侍弄盆景、琢磨奇石玩之余,就開始著手修改、完善《花卉藝術匯編》、《盆景藝術匯編》和《奇石欣賞》這三本書。
前段時間,這三本書編撰完了之后,我的心里頭又開始空落落的,不知道干什么才好了,腦子里琢磨的事情也就格外地又多了起來。
我的傷感、困惑情緒一旦濃得化不開的時候,就喜歡信口吟詠陸游的“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边@首詞來宣泄情感。
每當我宣泄完了一些小資情緒之后,就好琢磨社會上各個企事業(yè)單位實行內(nèi)退的這件事情。這個社會現(xiàn)在真是挺荒唐的,一個個的年紀輕輕就都拿著工資回家養(yǎng)老去了,這不明擺著就是浪費社會人力資源嗎。
每當我琢磨這些社會問題琢磨的心累的時候,就好說自己,我也真是無聊,閑著沒事琢磨這些復雜的社會問題干什么。這些國家大事,是政府官員們應該去做好、去完善的事情,我這個被一刀切下來回家養(yǎng)老的年輕老頭子,天天過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就行了。
近段時間,我在家里研究起蛐蛐來了。蛐蛐作為一種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多少年來并未引起昆蟲學家的格外注意,大部分昆蟲學著作談到它的內(nèi)容都十分有限,而且毫無例外地將它作為一種農(nóng)業(yè)害蟲來論述,研究的是如何消滅它們。奇怪的問題是,在民俗文化研究領域,蛐蛐卻是一個被人們所常常提到的話題,而且蛐蛐所充當?shù)慕巧c一些昆蟲學著作中的完全不同。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蛐蛐占有著一個不可缺少的位置。
自古以來就有人畜養(yǎng)蛐蛐,賞玩蛐蛐。也有人吟詠蛐蛐,歌頌蛐蛐。一些人為蛐蛐而喜,為蛐蛐而憂。一些人因蛐蛐而傾家蕩產(chǎn),一些人因蛐蛐而驟然暴富,一些人因蛐蛐而演出了一幕幕悲劇、喜劇和鬧劇。環(huán)視世界其他各國,似乎沒有哪一個民族像我們的祖先那樣,為蛐蛐化費了那么多的心血。更沒有像我們的祖先那樣,居然積累起內(nèi)容豐富的極具民族特色的蛐蛐文化。
說起蛐蛐,首先讓人想起的就是斗蛐蛐的游戲。對于斗蛐蛐的是是非非,自古以來人們已經(jīng)談了許多,大多不外都是說些玩物喪志之類的話題。但是我們要問:天下游戲這么多,為什么獨有斗蛐蛐千年不衰?天下之民族甚眾,為什么只有我們才對這種小小的蟲豸情有獨鐘?
蛐蛐,反映了我們的民族心理的一個側(cè)面:崇尚自然,自得其樂,在對大自然的追尋中實現(xiàn)心靈的寧靜和精神的愉悅。其實,以草木蟲魚為詩歌、繪畫及其他文學藝術的題材,無不是為了這個目的。而這與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老莊思想,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研究一種昆蟲,不能單看它是益蟲還是害蟲,而要看它是否有研究價值。蛐蛐雖然是害蟲,但它是自然界里的一員,屬于食物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有責任對它進行一些研究和探索。于是,這本《蟋蟀匯編》的小冊子就悄無聲息地在各家網(wǎng)站里問世了。
篇二:蛐蛐
蛐蛐,這土里土氣的小東西,卻有一個鼎鼎大名,曰:蟋蟀。聽來煞是威猛。
看來東西不在大小,只要它在那個無論多小的世界里彪勇善戰(zhàn),片刻不要和平,它便是佼佼中之佼佼,格外引人注目;而這小東西,恰好迎合了生來好斗的男孩子們,才更成為了不起的有血有肉亦有情感的小精靈。
整整一個暑假,會有整整一群活潑的男孩,炒股票般火暴刺激地大喜大悲。這,是一種競爭,一種角逐,一種被男孩們放大一萬倍,且目不轉(zhuǎn)睛的成敗榮辱。
還在剛剛?cè)胂?,男孩們便在一個傍晚,糾集三五成群,潮流般涌向某個角落的碎磚爛瓦,像找金礦似的,把勝過一切的趣味,傾注于這希望的瓦礫。悄悄翻開一塊磚頭,還需屏住呼吸,力提丹田;若笨手笨腳,即便能看見蛐蛐,你也是抓不著的,還會遭到同伴的奚落甚至呵斥;再給你一次機會,仍舊抓不著,或因手太快,勁太足,把那光屁股的“土渣子”捻得粉身碎骨,那就會在一個迅疾的表決之后,亮你的紅牌;還說你屬鍋餅的,靠邊兒貼。最后,極有可能在瓜分戰(zhàn)利品時,分給你一兩只揀剩的老弱病殘;要么是折一條腿,要么斷一根須,至少也是缺“了一管槍”的賴蛐蛐,一如對你的處罰。
男孩們的小群體,頗像童話世界里的部落;一點可愛的幼稚,加上一點可笑的戒律,便是一種約束。孩子王儼然一位酋長,倒是孩子們公認的、最健壯、最有魅力的男孩。平日里,孩子王有相當?shù)耐?,呼風喚雨,令行禁止;說來也怪,孩子王總是個聰明的家伙,干什么像什么。他喂的狗肯定最兇,他養(yǎng)的貓肯定最漂亮;就連他的蛐蛐,也像他那樣威風凜凜。很少的,在任何時候,任何較量中,誰勝了孩子王,便贏得一種驕傲;這時,孩子王會大度地拿出一點點顯而易見的好處,來作為補償——并非一種討好,去達到一種心理的平衡,用以麻痹優(yōu)勝的孩子,以保持自己的王位。對那個實際上已奪得霸主地位的孩子來說,這實在是一種坑害,但竟那么容易的被那個好大喜功,又看重蠅頭小利的孩子全盤接受了。這是一種剝奪,出于孩子王永久的需要;但,所有的孩子,都不覺得有任何不公平,因為孩子王滿足了一次他的虛榮心的需要,小便宜使他飄飄然欲仙了。在我們不懂得這是一種悲劇的時候,這勝利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與滿足。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暑假一到,孩子們便放了圈兒。當初捉來的“土渣子”,大多養(yǎng)不到這時候;精兵強將,幾乎都是才逮來的、自然長成的蛐蛐。逮蛐蛐,可有著相當?shù)膶W問;僅聽聲與觀形,就不失一種造化。
每當夏秋的夜幕降臨,那躲在老屋磚縫,泥墻根兒里或草叢、瓦礫等等一切廢墟中的蛐蛐們,就開始“嘟嘟”地喧囂;此起彼伏,遠近呼應,宛如有形的暮色交響。男孩們拿了手電、油燈或者蠟燭,輕輕地游蕩開來。憑那叫聲,便能分出是非優(yōu)劣。那高亢、激越,似金聲玉振般悠揚悅耳,氣貫夜空如箏簫奏鳴般動聽者,定是一員虎將;相比之下,不叫則已,鳴若敝帚擊破缶,聲聲凄厲如泣如訴者,絕非尤物。此謂聽其聲。
觀其形學問更多,先要分出雌雄??磦€頭,兇殘暴虐的公蛐蛐,天性好戰(zhàn)卻不如母蛐蛐膀大腰圓??次惨恚L有產(chǎn)卵管的母蛐蛐,常被孩子們送一“三管槍”的綽號;除了扯碎了喂別的蛐蛐,還被拿去“斗”雞,因愛好和平,每每招來殺身之禍。看牙板,公蛐蛐也不一定都是殺手,“尖嘴”很丑卻很溫柔;“齊嘴”大都弓腿方肚,咄咄逼人,卻也形神有別,各領風騷。有色如琥珀,棕紅耀眼的火牙板;有黑若烏金,鐵盔鋼甲的臭牙板;也有一身仙霧,銀裝素裹的水牙板。另有一番如雷貫耳的雅號,什么黑皮球、白大褂、紅頭蛐蛐王等等,不一而足;再懸乎一點,便是蟋蟀的傳奇了:男孩們有吹牛的習慣,硬說自家的蛐蛐,住在一個有神獸把門的地方,捉回來便稱蝎子把門、蛤蟆把門、長蟲把門……比聊齋還要聊齋;最厲害的,怕要數(shù)黃鼠狼把門的了。其實,真的毒蛇給老鼠看家,還是那荒草棵里原本蛇鼠一窩,誰考證過呢?
男孩們拿了粗細鐵絲做的通條,循聲投去光亮,罩住對面似有警覺的小家伙;用比電腦更敏銳、更迅疾的判斷,選擇一線之隙,將通條斷它后路;腕部微微用力,以通條趕它溜出巢外;雙手掌緣貼地或墻,作掬捧狀,作合閉狀,那蛐蛐便做了掌中之物。合一掌為囊,括之其中;另一手持備用紙卷,吹口氣就成筒狀,張開僅容蛐蛐通過的空拳的虎口,與紙筒對接,那蛐蛐以為逃命卻又入紙的牢籠;揲起紙筒口岸,穿上通條鎖住,便押走了這俘虜——即便它在你手里的時候,會生氣的咬你幾口,也權作讓你喜悅的祝捷。
對每個要強的男孩子來說,蛐蛐都是自己的第一。牛皮越吹越大,相持不下的時候,就只有搬出那些寶貝來,斗!
蛐蛐們被小主人精心地侍奉著,或裝在罐頭盒里,或盛在陶瓷罐里。那城堡或大或小,或方或圓,形形色色。但無論拿什么裝,里面都須捶上半截泥巴,極力做成仿真的陸地。平時多用紙板或鐵片蓋著,盡量冒充一個黑夜;蓋子上鉆出幾個小孔,一來透氣,二來要插上蛐蛐刷以備戰(zhàn)時之用。蛐蛐的主食,多用煮熟的玉米粒,也有饅頭、水果之類;而到了出征之前,男孩會有意餓它半晌,再喂上一塊劇毒似的辣椒。那蛐蛐立時變得瘋狂起來,若遇對手,會把它當饅頭就著吃了。
斗蛐蛐的戰(zhàn)場,多選在有老屋或大樹遮蔭的地方。男孩們井然有序地堆成一圈,圍著那小罐里的蛐蛐;看兩位小主人操練兵馬,誰也不許出聲。一支毛茸茸的刷,輕輕觸動尾翼;兩只小冤家沿著罐的弧形,幾乎湊到一起的時候,常有一只彪悍者,蹬著極有彈力的彎腿,“嘟嘟”地叫著示威。若敵手吃了這下馬威,扭頭便走;即便再圈回來,也必敗無疑。誰也不服誰的兩只蛐蛐,則會虎視眈眈,擦拳磨掌;撞在一起,呲開鉗子般的鋸齒門牙,作一番殊死搏斗。蛐蛐頗通人性,戰(zhàn)成平局也會握手言和;但若兵力懸殊,就格外精彩了。再看那著迷的頑主,或蹲或跪,腦袋抵著腦袋,生怕錯過最佳陣容;外圍的男孩,亦會撅起屁股蛋兒,雙手撐住膝蓋彎下腰去,從一個個腦袋縫里,竭力的巴望。短兵相接的蛐蛐,斗起來特像柔道或者摔跤,緊張激烈,扣人心弦。一旦分出勝負,男孩們會狂濤似的呼拉拉涌起,高擎著小手跳呀、叫呀,或拍著屁股在院子里撒歡。大獲全勝的那只蛐蛐,驕傲地展翅高歌;另一只要么逃之夭夭,要么被殺個半死,翻幾個跟斗或仰或斜地躺在一邊。那小主人若不認輸,便起出那只敗將,放在手心上,另只手猛叩胳臂,用那顛簸的沖力,叫那只蛐蛐“醒醒”。這叫“顛”,是一種戰(zhàn)術。倘能再戰(zhàn),多半也難逃一敗涂地。輸?shù)裘孀拥哪泻?,會在盛怒之下處之以極刑;而那得勝的主,會用蛐蛐刷戳那英雄的門牙;殺氣沖天的蛐蛐,依舊撐起牙板,男孩會大叫“吃刷,吃刷!”
要是旁邊還有應戰(zhàn)的蛐蛐,得勝者便擺開了擂臺,直殺得天昏地暗,最后取勝者便是冠軍;孩子們會給它封王賜爵,加官進祿,大有犒賞三軍之勢。那春風得意的小頑主,一如手捧純金獎杯似的,托著那瓷罐眾星捧月地凱旋。
在這些頑主里面,我也是個頑主。所有的調(diào)皮搗蛋甚至充滿惡作劇的嬉戲,似乎沒有誰專門傳授,也幾乎沒有用錢買來的、愛不釋手的玩具;這一切都是天地和伙伴們給的,自然純樸卻也五光十色;像那蛐蛐刷,就是我們用蟋蟀草劈成的,跟蛐蛐一樣,它來自泥土。
天地間,有群孩子。
孩子們中間,就有了數(shù)也數(shù)不完的樂趣。
就有了蛐蛐和斗蛐蛐。
篇三:蟋蟀秋鳴
窗外“蛐蛐蛐”的叫聲,引得我下樓在小區(qū)夜色中搜尋,哦,綠草茸茸、玫瑰樹下,確實有幾只蟋蟀在“蛐蛐”地叫著。我還是習慣地把蟋蟀叫做蛐蛐兒,大概是從叫的聲音得名吧。秋夜,微風,靜得出奇。夜光炫上界,清風豁高秋。只有這些蛐蛐在耍弄著羽琴,奏響著兒時的動人樂章。
不知為什么,這些年,每每遇到秋天,聽到蟬鳴蟲叫,兒時到京城東郊窯坑捉蛐蛐兒,磨著向母親要錢買蛐蛐兒罐,帶著“大將軍”“小奔頭”和院里小朋友的蛐蛐兒掐架,這些事都只是一閃而過,忽悠悠地出現(xiàn)在腦際的卻是那大革文化命時代,街上打倒封資修的砸門聲和反修防修院子里砸碎蛐蛐兒罐的震耳欲聾的哭鬧聲。
那是在我參加工作后文革開始時的事。姐姐寫信叫我回京一趟,說是父親的書房已經(jīng)被紅衛(wèi)兵來抄過幾次了,聽說我在空軍家里是軍屬,沒敢抄走東西。那時空軍是林的嫡系,都忌諱。父親已經(jīng)到湖北文化部干校去了,這些書怎么辦,讓我回家處理。其實我是知道我們民航被列入軍隊序列的情況。雖然戴上了領章帽徽穿上了軍裝,大家自嘲為7083(七零八散)部隊。我也鎮(zhèn)不住這些造反派吧。只能回去盡量保衛(wèi)家里的”領導”了。
我回去的時候就是在秋天,三伏剛剛降臨,四合院好一點的北房,已經(jīng)被一位工宣隊的家庭占領。我母親是北京區(qū)級人民代表,因此就有工宣隊的進駐我家四合院,我家只剩下一間正房一間小東屋。小東屋正是父親的書房。我回去后,一整天都在為父親的書編目,為的是弄清楚父親到底有多少藏書。父親是著名的版本學家,藏有許多古版孤本、善本書籍,都是幾十年里省吃儉用在古書攤上淘換來的。尤其是父親研究《紅樓夢》版本得名后,《紅樓夢》的各年代版本就很多。記得前年遠在加拿大的弟弟回來在京聚會,他曾說我文革當時燒書不對,我無言以對。記得當時我只是把十幾本真正會將父親打成反革命的書燒了?,F(xiàn)在有人可能不知道,作為版本學家藏幾本古版本書就會被打成反革命么?是的。其余的上萬本書編好目錄后,我交代給姐姐,保存好,如果有人來抄家,就讓他們在目錄上簽字。誰知我的防范沒能奏效,書籍被父親所在的北圖造反隊抄走,文革后,我曾到北圖要求落實政策,歸還書籍。北圖說找不到那些書,上好的梨木書架在一個造反派頭頭的家里,也沒能要回。我在西北工作,以后此事不甚了了。記得那年整理、燒毀書的時候,當時,我只偷偷帶回了幾本古籍,大都是文學類、碑記類、辭書類的,都是線裝書,現(xiàn)在看起來很是金貴。當時,認為沒通過父親許可不能拿走,這事現(xiàn)在想起來有點后悔,應該多帶一些回來。
那一年秋天,因為文革還沒進入到毀花鏟草弄死金魚的砸爛資本主義、封建主義殘余階段,院子里還有蛐蛐兒的叫聲,是在水缸底下,藏著,叫著。晚間,我燒那十幾本書整整用了五六個小時,不是在燒,是在拜讀古書,一頁一頁地看,一頁一頁的燒?;鹈绲搅俗畈弧拜x煌”的時候,才戀戀不舍地投進一張書紙。哪火,紅紅地,照亮了院墻一角,紅火焰閃爍著,把我的身影長長地印在了屋子的墻上,我時不時地反身看看,那人影晃晃悠悠,好像紅色光芒下,一個黑幫的兒子在做著見不得人的勾當。什么叫戀愛?這就是,把父輩的、自己的最愛,投進了火紅的海洋,戀戀不舍,戀戀不舍……
不知道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在什么季節(jié),應該也在秋天吧?因為,只有秋天才預示著這把大火快熄滅了,冬天就要來了,既是書籍的寒冬,也是書籍的早春。鑄金銷劍戟,劫火到詩書。如此而來,還是壓不住正義的聲浪,蜃樓訪蓬萊也好,鞭敲石自開也罷,到頭來還不是世笑祖龍愚么!
久違的蛐蛐兒又出現(xiàn)了。秋天蛐蛐兒的叫聲,讓人回想過去傷感的同時,也覺到火熱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但是總不能忘記過去啊。不是么,吟殘梧葉莖,響落豆花天,大地荒苔外,三更古壁中。這樣的傷梧桐、消豆花、綠苔落荒、殘破古壁的浩劫,一定要止于天外。
我喜歡蛐蛐兒那撒歡的叫聲。那聲音像商聲出自玉管,翅薄卻翻著紫光。夜雖然涼了些許,暗風舒展了蛐蛐兒的弱羽,隙月青色的光透出了秋心,小區(qū)的花墻人影悄悄,隔壁別院夜也沉沉??嗵η种u縫痕跡密密,爬在墻上的藤草越繞越深。上蒼讓這塊大地舊的語錄飛逝在梧窗之外,新穎的唱詩聲落在了菊徑邊。群心驚日月,昊天掩云煙。讓這欣欣然然的蛐蛐兒叫聲,打開過去的涼意掩著的重門,爽籟更偏增吧。
篇四:蛐蛐
小時候,一到了秋天,我就喜歡斗蛐蛐玩,陶醉于蛐蛐的鳴叫聲中。有的蛐蛐能鳴叫,有的蛐蛐不能鳴叫。能鳴叫的是雄蛐蛐,不能鳴叫的是雌蛐蛐。好玩的事情是,雄蛐蛐的鳴叫聲不是從它的嘴里發(fā)出來的,而是利用它的翅膀張開閉合摩擦振動的時候所發(fā)出來的。蛐蛐的鳴叫聲多種多樣,融進了各種類昆蟲隊伍的合唱中,無疑地就給自然界又增添了的一些美妙的天籟之音。
我捉蛐蛐的經(jīng)驗挺豐富的,在野外,我能夠從眾多蛐蛐一起鳴叫的聲音當中分辯出來哪個蛐蛐的個頭大,哪個蛐蛐的個頭小,哪個蛐蛐厲害不厲害。我常常憑著自己這種天生的直覺來決定首先要抓哪個蛐蛐才合算一些。
我曾經(jīng)捕捉過不少的蛐蛐,什么全須全尾的飛虎、紫夾子的黑頭、神氣的白眉。從顏色上看,大多都是黑褐色的,也有青灰色的、灰黃色的、桔黃色的等等。因為抓蛐蛐、斗蛐蛐,我都記不清楚自己和小朋友們鬧過多少回亂子,打過多少次架了。
這些年來,每年秋季,尤其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喜歡獨自一個人到自然界里去傾聽蛐蛐的鳴叫。我覺得蛐蛐的鳴叫,就好像是古箏發(fā)出來的那種美妙,悅耳,動人心扉的音樂。我覺得蛐蛐的鳴叫,就好像是俞伯牙撫琴彈奏的高山流水:“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br /> 有一件事情,我至今還是不太理解。我喜歡一對一對地養(yǎng)蛐蛐玩。一般情況下,我抓的蛐蛐都是原窩的,公的個頭大,母的個頭小。到了入冬的時候,母蛐蛐總是先將公蛐蛐給吃掉,過一段時間,自己才慢慢死去。不管公蛐蛐的個頭有多大,有多么厲害,就是我所養(yǎng)的那一些最勇猛的大王,最后也得讓個頭小,性情懦弱的母蛐蛐給吃的一干二凈。
我養(yǎng)的那些蛐蛐,不管是公的,還是母的,沒有一只蛐蛐是能活過冬天的,我也曾經(jīng)為了此事遺憾了好多年。養(yǎng)蛐蛐,斗蛐蛐,聽蛐蛐鳴叫,給我的童年帶來了許多的歡樂。同時,也給了我一個很深刻的啟迪:那就是,昆蟲也好,動物也罷,公的凡事都得讓著母的,母的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鬼精靈。
捉蛐蛐、養(yǎng)蛐蛐、斗蛐蛐,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前年12月30日我從工作崗位上內(nèi)退下來,剛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沒有感覺到什么叫寂寞,三天兩頭車接車送地跟著人們進出酒樓,也挺忙活的。一些同事、同學、朋友和親戚是念著我過去的好,還是礙著什么面子,我不知道??傊喠髯f給我送行的人不算少,斷斷續(xù)續(xù)的幾個月的時間就像風一樣地給吹過去了。
我的日常生活安靜了,孤獨寂寞的情緒和內(nèi)心的失落感也就像海潮似的劈頭蓋臉地朝我涌來,弄得我一天到晚都挺焦躁的。就在這個時候,杜寧不做承包工程生意了,他在家里閑得閑出了(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高,于是就好喊著我這個整天在家里閑得渾身都癢癢的無聊之人去爬山玩。那段時間,濟寧地區(qū)以及山東省境內(nèi)的一些有點名氣的山和一些旅游景點,幾乎都讓我們幾個人給游覽一個遍了。就在我們游山玩水的那段時間里,無形之中就提高了我編撰花卉、盆景和奇石那三本書的興趣。而且在大自然的熏陶當中又讓我得到了一些侍養(yǎng)花卉、侍弄盆景和欣賞奇石的實踐經(jīng)驗。
去年秋天,杜寧、冀泓、張娥和我一起到濟南去玩。小車剛到了寧陽邊界的時候,我看見馬路兩邊集聚了不少買賣蛐蛐的人,這一景象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童心。當時我就琢磨著,寧陽泗店鎮(zhèn)的蛐蛐貿(mào)易市場中心一定會更加熱鬧。我這么尋思著的時候,便開口讓杜寧等一會兒停下車來去逛逛蛐蛐市場。誰知道,杜寧、冀泓和張娥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早點趕到濟南去玩去。我一聽他們對蛐蛐都不感冒,便笑嘻嘻地和他們侃起蛐蛐來了。
“你們對蛐蛐不了解,如果知道了蛐蛐的歷史文化,你們就會感興趣了。我國玩養(yǎng)蛐蛐起源于農(nóng)民慶祝豐收活動,蛐蛐文化在我國已經(jīng)流傳了幾千年,《詩經(jīng)》中就有關于蛐蛐的記載。玩養(yǎng)蛐蛐在唐朝天寶年間進入了皇室,成為王孫貴族的把玩之樂,他們常用金絲籠子養(yǎng)蛐蛐。南宋一代權相賈似道酷愛養(yǎng)蛐蛐,斗蛐蛐,還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蛐蛐專著《促織經(jīng)》。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現(xiàn)在全國蛐蛐愛好者已經(jīng)達到3000多萬人。其中不乏像李金斗、王鐵成、趙忠祥等社會各界文化名流。玩養(yǎng)蛐蛐之樂,其樂無窮。捉蛐蛐是一個樂趣,養(yǎng)蛐蛐是一個樂趣,斗蛐蛐又是一個樂趣。”
別管我怎么說,杜寧、冀泓和張娥對蛐蛐還是不感興趣??稍谖业囊辉賱裾f之下,小車到了寧陽泗店鎮(zhèn)的時候,杜寧也就只好無可奈何地停下車來,硬著頭皮陪著我去市場觀看蛐蛐。
張娥是嘲弄我還是為了不使我太尷尬,反正她當時還特意地拿出照相機,面無表情,不咸不談地跟隨在我的身子后頭,趁著我蹲在把路邊上聚精會神地買蛐蛐的時候,悄悄地給我拍照了幾張相片。事后,當我看到那幾張照片的時候,高興的我不得了。
杜寧修養(yǎng)了一段時間之后開了一家裝飾公司,也就沒有時間喊我到處去玩了,我自己也沒有雄厚的經(jīng)濟條件到處去玩。不過,我不寂寞了,在家里頭有事做了。侍養(yǎng)花卉、侍弄盆景、琢磨奇石玩之余,就開始著手修改、完善《花卉藝術匯編》、《盆景藝術匯編》和《奇石欣賞》這三本書。
前段時間,這三本書編撰完了之后,我的心里頭又開始空落落的,不知道干什么才好了,腦子里琢磨的事情也就格外地又多了起來。
我的傷感、困惑情緒一旦濃得化不開的時候,就喜歡信口吟詠陸游的“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边@首詞來宣泄情感。
每當我宣泄完了一些小資情緒之后,就好琢磨社會上各個企事業(yè)單位實行內(nèi)退的這件事情。這個社會現(xiàn)在真是挺荒唐的,一個個的年紀輕輕就都拿著工資回家養(yǎng)老去了,這不明擺著就是浪費社會人力資源嗎。
每當我琢磨這些社會問題琢磨的心累的時候,就好說自己,我也真是無聊,閑著沒事琢磨這些復雜的社會問題干什么。這些國家大事,那是政府官員們應該去做好、去完善的事情,我這個被一刀切下來回家養(yǎng)老的年輕老頭子,天天過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就行了。
近段時間,我在家里潛心地研究起蛐蛐來了。研究一種昆蟲,不能單看它是益蟲還是害蟲,而要看它是否有研究的價值。蛐蛐雖然是害蟲,但它是自然界里的一員,屬于食物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對它進行一些研究和探索。于是,這本《蟋蟀匯編》的小冊子就悄無聲息地問世了。說實在的,其目的,也不外就是希冀博得人們的一笑而已。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閱讀更多散文/隨筆/詩詞/佳句、發(fā)表文章作品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