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當(dāng)如蟬
發(fā)表時間:2017-06-13用戶:文字君閱讀:1660
在悶熱難耐的夏日,最惱人的叫聲要數(shù)蟬鳴。
站在窗前,透過樹木枝枝杈杈的縫隙,可以看到幾個黑點俯在樹枝上——那就是蟬。蟬體積雖小,卻有讓人驚詫的噪音分貝。在困倦的午后,這樣的聲音常常讓人心生煩躁。但你即使費力晃動樹枝,蟬還是巋然不動,搖晃得厲害了,蟬“吱”地一聲飛向不遠處,抗議似的,聲音反而更響亮。
讀唐詩時,無意讀到虞世南的《詠蟬》:“垂幃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虞世南是唐朝大詩人,唐太宗曾多次稱贊他德行、忠直、博學(xué)、文詞、書翰樣樣令人欽佩,堪稱“五絕”,詩人筆下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喻的意味。“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這蘊含一個道理: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提攜,他靠自身力量,就能聲名遠播。難怪22歲開始參加鄉(xiāng)試,考了17次、67歲才中進士的清代詩人沈德潛也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看來蟬在詩人眼里是品格高潔、自強不息精神的化身。
蟬的一生非常短暫?!八哪旰诎抵械目喙?,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狈▏ハx學(xué)家法布爾用這句精煉的話,概括了蟬的一生。以蟬那小小身軀,四年煉獄,一朝沖破堅土,從樹根到樹梢,漫漫長途,踽踽獨行,要經(jīng)歷怎樣的坎坷!期間,蟬還要忍受肉體的痛苦,進行艱難而復(fù)雜的脫殼,千般努力之后,換來的只是一個月的日曬雨淋、餐風(fēng)飲露。從土層深處到樹頂枝梢,從體小命短到引吭高歌,蟬的一生雖非轟轟烈烈,卻也慷慨悲壯,所以,只有蟬才能叫出這樣雄渾激昂的聲音。
人生當(dāng)如蟬,無論生命多么短暫渺小,經(jīng)歷多少坎坷苦難,也要努力進取,登高長鳴,盡展生命芳華,唱響無悔人生!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更多美文盡在文字站!